期刊简介

               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反映学院的教学、医疗、科研及管理工作成果,总结交流经验,引进新的医学科研成果,促进深化改革,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科技人才服务。本刊重点栏目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临床护理、中西医结合、教育与教学研究、综述、卫生事业管理、短篇与个案报告等。本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在学院领导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编排质量,自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以来,按照“光盘版”要求进行编排,我们将以更大的热情将刊物办的更好。                

往期目录

首页>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大学
  • 国际刊号:1674-490X
  • 国内刊号:13-13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三优”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医学研究与教育杂志2014年第04期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及症状感知机制

张珂;刘俊峰;向莎莎;康蒙;戴悦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感知, 机制, 症状, 发病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状和并发症可能是由多种因素的机制产生的,其中包括了胃酸和胃蛋白酶等重要的致病因素。食管黏膜与反流的食物长期接触可能是由一个有缺陷的抗反流屏障和腔隙清除机制所导致的,也可能是食管上皮肉眼可观察到损伤产生的。对酸敏感的神经末梢受体可能在食管疼痛与食管感觉过敏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同时,特定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布似乎决定了GERD的不同表型。其部分解释了一部分患者的食管炎发生机制。尽管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在GERD发病机制中有额外的炎症介质和神经递质产生,但食管过敏与食管炎症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明确。此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绝大多数(70%)不发展食为管糜烂,被称为非糜烂性反流病。探讨GERD发病机制中炎症的激活途径,以更好地了解的侵蚀性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并提供新的治疗方法。